5月24日,札幌市确认354名新型冠状病毒新感染者。感染人数比前一周的同一天少了109人。这是自1月18日287人以来,近4个月来首次跌破400人。
图1 北海道新的新冠阳性病例数(每天)
疫情提示
随着行动限制的放宽,
我们个人的预防感染对策理念应该是怎样的?
✦
Ⅰ现状
新感染者人数呈下降趋势
✦
日本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在2022年2月上旬达到第六波的高峰后,从3月下旬开始呈持平至轻微上升趋势,但新增感染者人数自4月下旬以来再次下降。具体来看,在第六波疫情中,每天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0万人,但现在已降至每天2万人左右。
然而,仅从感染人数来看,目前的情况与2021年8月左右的第五波疫情的峰值相当,并不能说现在的感染人数少。
疫情现状
✦
另一方面,“感染新冠死亡的比例(致死率)”正在逐渐下降,目前为0.37%。据计算,每300名感染新冠的人中就有一人死亡。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个数值超过5%,但到目前为止,致死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现在有更多的人接受检查。
疫苗接种普及后,患重病的人就少了。
有更多的治疗选择,使早期治疗成为可能。
因此,在发现自己可能有密接经历后,一定要尽快安排PCR检测,如若“中招”,万务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就医或在家自救。
✦
新冠仍然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传染病。
事实上,在第六波疫情中,日本的死亡人数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如果感染人数增加太多,那么无论病毒毒性如何降低,日本的疫情严重程度都会增加。
因此,专家提出今后的目标是保持社会功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感染者人数,以防止重症和死亡人数增加太多。为此,每个人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感染控制措施。
疫情现状
✦
✦
Ⅱ 对策
什么是合理的预防感染对策
✦
对策
需要张弛有度
新冠病毒的感染途径有三种。
① 接触性感染: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体、感染者的手等等,将病毒附着在自己的手上,并且受污染的身体部位触摸自身的粘膜(如眼睛或鼻子)。
② 飞沫感染:暴露在对话等中发生的飞沫中。
③ 气溶胶感染:可能发生超过飞溅距离(1-2米)的感染,特别是在通风不良的室内
基本上,合理的预防感染对策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控制这三种感染途径。
对于接触性感染,需要仔细洗手。对于飞沫感染和气溶胶感染,需要戴口罩,避免三密(密闭、密集、密接),从而预防感染。
在过去两年中,人们了解到了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病毒传染。在室内,特别是在家庭和餐饮过程中,人们会摘下口罩。虽然,在家里戴口罩显然是不现实的,但须时刻注意房间的通风。此外,聚餐的时间越长,传染的风险就越大,造成的感染人数就越多。
因此,吃饭时应该做到:
① 与尽可能少的人一起。
② 避免时间过长。
③ 确保饭前饭后戴口罩。
这些建议对于避免产生群体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
Ⅲ 建议
炎热夏天如何戴口罩
✦
在2020年,即日本人开始戴口罩的第一年,日本政府提出了预防中暑的要点,并明确表示:“在高温或潮湿等环境中戴口罩可能会增加中暑的风险,因此,如果室外距离足够(至少2米以上),请取下口罩”(图2)。
✦
图2 预防中暑的户外戴口罩建议

资料来源:厚生劳动省
✦
大家可能好奇,夏天戴口罩会增加中暑概率吗?事实上有研究表明,要求人们戴着口罩走动并不会明显增加人的体温。虽然戴口罩肯定会增加不适,但目前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仅仅戴口罩并不会直接造成中暑。在日本最近报告的研究中,也没有得出“新冠流行后日本的中暑病例过度增加”的结论。
当然,这些研究有其局限性,不能排除医学上羸弱的儿童和老人如果在烈日下戴着口罩可能会增加中暑的风险。特别是对两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戴口罩甚至被认为是危险的。
总而言之,当戴着口罩时,要做好水分补充和休息。
✦
北大学友会提示
针对目前的情况,北大学友会在此提醒各位同学:五月黄金周已过,疫情态势尚不明朗,希望各位同学保持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远行出游,做好个人防护。远离“三密”(人多密集处、密闭空间、密切接触行为)。尽量避免多人群聚以及不必要的外出活动。
如若自身出现了疑似新冠的症状,请在保持冷静的同时,及时和学友会的理事取得联系,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您提供必要的协助。
撰稿、排版:马锐麒
封面:网络资料
来源:厚生劳动省、Yahoo! JAPAN
修改:栾硕
审核:北大学友会常务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