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03:39
03:39
案例
一天,留学生小刘接到非通知设定的来电,接听之后首先是语音电话,通知他有一封信件在使馆,请其在限定的时间内来领取。小刘按照提示接通人工服务之后,对方又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民警,说国内破获一起走私案件,发现犯罪团伙冒用了很多人的护照信息,其中就有小刘的护照。来电人要求小刘配合警方调查,否则将被按犯罪嫌疑人处理。
小刘听了很害怕,又有点怀疑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来电人便帮他转接了上海市的国际刑警。接电话的刑警报了自己的姓名和警号,并称目前案件处于秘密调查阶段,要求小刘不要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并添加他的警用QQ号。这名自称上海刑警的人以核实情况为由,要到了小刘的护照号码、家庭住址、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各种信息。很快,“警用QQ”给小刘发来了警方的立案证明,甚至还有拘捕令等公文,各种自称上海市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的人也不停地给小刘打电话。
至此,离小刘最初接到电话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小刘已经对自己涉案的事情深信不疑,再加上“警方”称如果不配合,他将马上会被强制遣返回国,护照再也不能使用,更令他恐惧不已。这时,“警方”提出,如果小刘将自己账户内的资金转移到警方的“安全账户”,再交一笔保证金,就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小刘听了连忙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了一大笔钱。由于没有达到对方要求的金额,小刘还向同学借了十几万日元,再次转给了对方。
然而,“警方”收到钱后却再无消息,QQ也联系不上了。小刘既害怕又疑惑,拨打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电话咨询,才知道自己遭遇了诈骗。
案例解析
冒充使领馆人员或国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一直是海外电信诈骗的高发类型。诈骗分子利用海外中国公民尤其是留学生不熟悉两国法律、防范意识不强等弱点,通过制作虚假公文威逼、恐吓等手段骗取钱财。其所要求的汇款方式包括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转账,将钱放入车站储物箱,等等。上述案例是此类诈骗的典型流程。
请大家切记:使领馆不会通知公民来领取公文,国内公检法机关也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跨国办案,更不会要求涉案人员提供银行账户密码和转账汇款。任何通过网络发送的警官证、公文、政府文件等均为伪造,以办案为由要求转账汇款的均是诈骗,接到此类电话应立即挂断。跨国诈骗立案困难,资金极难追回,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切勿相信诈骗分子的任何说辞。来源 | 神州学人
供稿 | 驻日使馆教育处责任编辑 | 惠娟
版权声明:转载神州学人“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及ID,未进行任何标识者转载将按照微信有关规定进行维权。
神州学人致力于好文精选,实用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找到出处作者或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还望见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推文转发:黄淑婷
资料来源:神州学人
审核:北大学友会常务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