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朝代走秀
由北海道大学中国学友会汉服礼仪队主办,中国驻札幌总领事馆后援的汉服朝代走秀活动于8月31日举办的第三届札幌中国节圆满举行。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始称华夏。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主要以汉服为主。而随着朝代更迭,汉服衣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太多精美的服饰,值此佳节,我们为大家展示了五个主流朝代时期的汉服。在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内,带领大家穿过历史长河,感受汉服之美。
汉服走秀-秦汉
低沉的编钟声声敲着,
模特们缓缓走上台前。
秦汉时期的端庄古朴,
魏晋时期的潇洒风流,
隋唐时期的气度雍容,
宋明时期的华美婉约,
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漢
首先展示的朝代是距今两千两百多年前的汉朝。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而得名。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按裁剪方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男女均可穿着。
曲裾袍流行于先秦及西汉,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通身紧窄,穿上后下䙓呈喇叭状,衣长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
直裾袍上下连裳,由腰带固定,特点是正直端方的方形衣身,早期通常作为常服而非礼服,东汉后逐渐流行,开始作为礼服出现在正式场合
魏晋
到了公元220年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佛道思想成为时尚,“魏晋风度”也表现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中。服饰多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
女性一般上身穿衫、袄,下着条纹间色裙,魏晋时期女裙的制作已很精致,质料颜色也各不相同,下摆宽松,给人以俊俏潇洒之感。
魏晋名士们穿衣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多身着宽大外衣,领口处、袖口处以及裙身都会有各色的刺绣点缀。
唐
大唐盛世,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对外贸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
唐代女子服饰浪漫多姿,典雅华美。上衣多为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唐代男子服饰,以窄袖、圆领袍衫为尚,上至天子,下到百姓,平时都可以穿。再配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搭成一套。
宋
宋朝政治相对开明,农业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科技发展迅速,宋词兴盛,书法、绘画艺术也取得很高的成就。宋朝服饰特点是修身适体,不论权贵还是一般的百姓,都流行着直领、对襟的服饰。
宋朝女服基本是上衣下裳,这一时期,霞帔作为命妇礼服登上历史舞台,由隋唐时期披帛演变而来,因看起来美如彩霞,固有霞帔之美称。
宋朝男装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但是不同于唐代的小领窄袖,宋朝圆领袍曲领大袖款式较多,服饰以细腻精致的刺绣及装饰品为主要特点。
明
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近代至现代朝鲜族、琉球族、京族的民族服饰——韩服、琉装、越服亦深受明朝服饰影响。
明朝女子常穿着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最大差别在于明代的上衣并不束在裙外。明中期出现了前代未见的立领形式,而且大量使用金属钮扣。
曳撒,是明朝男子服饰代表之一,来自蒙语,上衣下裳相连,穿着者冠帽衣履必须同一色,是正式场合中常见的礼服款式,后来成为高级内侍以及得到皇帝赏赐的官员所特许穿着的服装,例如著名的飞鱼服曳撒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日中友人更近距离地接触汉服文化,台下观众被邀请上台试穿了唐制和明制汉服,并教授了相关朝代的女子礼仪。台下观众踊跃报名的热情将活动直接推上了一个小高潮。最后在悠长的音乐下,模特们与试穿者们一起亮相,结束了这一场穿越五千年的时光。
汉服的华丽和典雅在本次节目中得到充分展示,加上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最后汉服模特们和日本友人的共同谢幕,代表着中日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在对日中友好的美好祝愿中圆满地结束了此次活动。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衣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
北海道大学学友会汉服礼仪队旨在通过对各种文化形式的展示与讲解,展现汉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在日人员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增进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了解。
同时,北大学友会汉服礼仪队也欢迎对汉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加入我们,与我们一同,向更多的人展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撰稿、排版:张馨心
封面:马锐麒
修改:马锐麒
审核:北大学友会常务理事会